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九州娱乐平台 > 新闻动态 > 穿越者灭东奴救大明,历史能否改写,明朝能否再现辉煌
穿越者灭东奴救大明,历史能否改写,明朝能否再现辉煌

发布日期:2025-04-13 08:27    点击次数:124


书迷们,这本都市小说真的是万人追捧,热度持续飙升!主角的每一步都写得非常精彩,剧情发展环环相扣,根本停不下来。整个书圈都在讨论,绝对不容错过!

《全球收藏》 作者:河虾油爆

一报国寺市场一

京城的初春春寒料峭,寒风袭人。

城市西南的报国寺大街上,零星还有些神色诡秘的人,他们穿着厚实的蓝色大棉袄,手上提着;或者是腋下夹着些老旧的物品,在警惕的四下张望着。

刚刚走到的许四海长舒一口气,暗道一切都没改变。

许四海是个穿越者。他现在又回到十八岁!

穿越前儿晚上,自己还在家里手机前边,在卖力的给观众做古董主播,想要兜售几件普品,早上一觉醒来忽然就到了八零年代。

一夜回到四十年前!

这句话目前常在许四海心里挂着。

许四海往前走了几步,他看到一个带着**帽的中年人冲他问话:“小兄滴,要不要老物件?”

说完从大棉袄的怀里掏出一只看上去颇为古旧的;长方形铜香炉。

此地是个自发形成的古董市场,许四海也是根据后世的记忆寻摸而来。

他家住得远在京城北边的天寿山区,潘家园的鬼市都在半夜里开市他来不了,现在只能到报国寺这边来碰碰运气。

还算好,这个自明代就有的古玩市场还在。

“能否上手瞅瞅?”

贩子看许四海有兴趣,很爽快的把手上的铜香炉递出,自己则像是做贼似的继续四下里张望着。

这是只晚明时期的铜香炉,铜质细腻,显然是经过多次的精炼而成,看上去样子也很周正,入手不轻不重非常合适。

许四海看贩子一脸紧张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害怕遇上市容管理的冲击,被那些人给拿住,东西是要被充公的。

小本生意不容易,故而贩子很紧张。

许四海边看边说,今天是2月24日大年初九,又是个星期天,应该不会有老太太来冲击吧?

贩子苦笑说,这谁说得准呢,又催促许四方快点看,要不要给个痛快话。

“多少钱?”

“25块。”

1980年代老百姓都很穷,城里居民吃顿肉都还要凭票购买,那里还有闲钱去购买古玩。

根据许四海后世听古玩界的老先生说,此时的古董最贵也不会超过200块,不管是明清官窑还是宋元字画,都不会超过这个价。

每每说道这件事,老先生们都非常怀念。

“贵了,15!”

许四海开这个价很有底气。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许四海以18块拿下这只铜香炉。

后世的许四海在30岁之后一直混迹于潘家园倒腾古玩,也下过一番苦工,可惜就是入行时间太晚,许多好东西早已经被有心人给收走,束之高阁,秘不示人。

不过这辈子绝对不会了,现在是1980年,自己入行还算是早的。

将来到处开博物馆;抛头露面开讲座没这必要,但做个大收藏家却是必须!

许四海刚把铜香炉放进带来的绿帆布书包,就听有人高喊:“小脚侦缉队又来了。”

小脚侦缉队说的是城里的老大妈组成的市容纠察队,她们的手臂上都带着红箍,代表市府行使市容纠察的权利。

被他们抓到在大街上随意摆摊,是要没收物品的,人还要被带到局子里问话,少不得还要关上一天半天的。

顷刻间,街上的贩子门顿时消失不见,随之而来的是五六个六十上下的老大妈。

她们顶风冒雪,器宇轩昂,目光如炬,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审视她们认为的每一个可疑人员。

许四海就被大妈们给包围了,还一脸严肃的追问他是来干啥的?

这些老大妈都是上了年纪的,又是代表着公权力,不可动粗。

许四海摆出一张人畜无害的笑脸,说自己是个学生,现在放假是来报国寺游玩的。

大妈们看到许四海那张白嫩的娃娃脸,一点都没有怀疑,又大步流星的往前搜寻去了。

她们前脚刚走,贩子们又不知从那地方冒了出来。

这就叫“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贩子门也在和大妈打游击,看来还很有经验。

大概是看到刚才许四海购买了铜香炉,又有贩子主动上来兜售,这回是一只小孩巴掌大的瓷质鼻烟壶。

两边的图画分别是喜鹊登梅,和松鹤延年的图案,画的非常精美。

许四海拿起来看了眼,随后到吸一口凉气。

这是珐琅彩啊!

许四海激动的心口砰砰直跳。

这是真的假的?

现在东西放在他手上,自己却不能辨明真伪。

后世这种东西都深藏于博物馆,许四海也只能隔着玻璃框看上一眼,想要拿在手上仔细的观看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很多官窑器,许四海还是一知半解。

“雍正年珐琅彩鼻咽壶真品一只。”一个很机械的电子音在许四方的脑海里出声。

这是个异能,是随着许四海一起穿越而来,专会鉴定古董的特殊技能。

为了证明异能鉴定古董的能力,许四海还特意去了几次故宫,经过多次验证异能对古玩的年代鉴定百分百的准确!

问价,贩子说这个鼻烟壶的两幅图画画的好,开价50块。

“抢劫啊?”许四海故作惊讶。

随后说这只鼻烟壶就小孩巴掌心那么大,非金非玉凭啥要50块,而现在50块应该是一个半月的工资谁买得起。

被许四海理直气壮的一顿驳斥,贩子的气焰顿时没了,还怯生生的问许四海愿意给几个钱?

这是个棒槌,也就是外行,不懂得珐琅彩的珍贵,许四海暗暗高兴。

“5块,多一分都不要!”

对于古玩来说,现在是买方市场,古玩多的是,自己兜里有钱不买鼻烟壶还可以换成其他东西,所以许四海很强势。

成交!

贩子径直把鼻烟壶塞到许四海的手上,生怕他反悔。

付了钱许四海把鼻烟壶放进口袋紧紧攥着,心里美滋滋的,他真想放声高唱一番。

现在是1980年代,政策还没放开,徐四海家所在的京郊农村还是再吃大锅饭他记得包产到户好像要到到明年。在京城做其他生意或许还太早,但是收古董正当时。

“革命尚未成,同志仍需努力!明天要多挑点鸡蛋到城里卖。”

二报国寺市场二

许四海真的是卖鸡蛋的!

他家在京城北边的天寿山,本身就是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哪里来的钱收古董?

还不是他一天隔一天挑着两个柳条框子,走街串巷辛辛苦苦赚来的。

现在他兜里买古董的钱,是他在年前积攒下来的,就是想在年后买上几件上好的珍品。现在得到一件雍正御用的珐琅彩鼻烟壶,可以算的上是个好东西!

许四海放眼扫视,看到马路对面报国寺山门附近还有两个小贩模样的人,遂穿过马路朝他们走过去。

“哥们;粮票要吗?”一个贩子主动上前问话。

这不是古董,许四方摇摇头脚步都没停。

再遇上一个售卖旧浪琴表的,这块表看上去倒是真的古旧,就连表盘都发黄了。不过再细问,这块表的机芯坏了不能走字。

不能走字的表不就等于是块铁疙瘩,许四海顿时间没了兴趣。

然贩子还振振有词,说是能走字的表我不能自己带吗,还没给你干啥。

还有个贩子拿出个康熙大碗,把碗底的年款漏给许四海看,说这是康熙皇帝用过的碗,想要便宜点卖出。

许四海一看这只碗拙劣的纹饰,就知道这是当时最普通的民窑碗,在当时最多也就十几个大子一个,那里是什么皇宫里的官窑器。

他看不都看扭头就走。

又走了有几十步,一个穿着军大衣;带着军帽的青年凑到许四方身边,从军大衣的口袋里掏出个黄色半透明的弥勒佛出来。

许四海心里一动,这是田黄啊!

这个许四海他懂,后世市场上湾湾人炒田黄,把价格炒的很高很高,他自己还多次上过手验看,就算是没有异能他也能自己判断准确。

田黄稀少,色泽温润美观,历来为皇室贵胄,文人雅士所喜爱,自然价格高昂。

古代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要是放到几十年后,更有一两田黄十两金的说法。

而在拍卖场上,田黄动辄拍出天价,换算下来要一两田黄几十两黄金。

现在这件田黄弥勒佛,大小约有一个成年人拳头一般。这已经是体格巨大,属于非常罕见,可以称得上宝贝的东西。

年代也好,应该是清同治时期的。

像这么大一尊田黄雕像,应该是哪家王府里流出来的,一番商贾没这个能力,把一大块金子摆在家里做装饰。

不过在古玩行想要捡漏,就必须要把这件东西说的一钱不值,不然他怎么才能捡漏?

坑蒙拐骗;不漏形色,那是古玩行的基本功。

“呦,这是个黄玉的。”

许四海说假话一点都不带迟疑的,这也是古玩行修多年的功力。

青年贩子脸上一愣一愣的,显然也没搞清楚这件弥勒佛到底是啥之地的,还不懂装懂认可了许四海黄玉的说法。

入圈套了,这非常好!

问价,年轻的贩子说这尊弥勒佛既然是黄玉的,必须要80块,说完还偷偷瞄了许四海一眼。

许四海也看出来了,这是对方心虚的表现,说不定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开出多少钱的价码。

“哥们”许四海开始忽悠起来。“古人都说羊脂白玉,说明玉器要白的才好看,你看你这尊弥勒佛,颜色蜡黄,和白玉沾边吗?”

许四海又在欺骗。

就算这尊弥勒佛是黄玉的,那也比白玉贵重。因为和田黄玉少而白玉多,依照物以稀为贵的说法,黄玉也要比白玉贵的多。

不过谁让许四海是后世潘家园的老玩家呢,说个假话都不带打草稿的,而且还态度很真诚的谎话连篇,绕着圈的骗人。

贩子看许四海是个年纪轻轻的小白脸,不像个说假话的人,再加上许四海人畜无害;天真可爱的笑容,他的歪理起作用了,年轻的贩子低声下气的问愿意出多少价?

“这怎么也是块玉,个头还不小,30块还是有的。”

这又是个很真诚的假话。

尽管许四海神色自然,可他心里却猴急的要死,恨不能一把将田黄弥勒佛给抢到手。但急归急可不能显示出来,不然就会让对方明白过来,捡漏也就泡汤。

小青年苦苦哀求许四海能否多给10块钱,说家里困难,实在是万不得已才把祖传的好东西拿出来变卖。

许四海心里暗暗冷笑,还想在我面前演戏,你是戏精吗?

自己一眼就看穿这小子是个专业的贩子,还想在我这个老玩虫面前耍花腔,你还嫩呢!

“兄滴,你看我也是个学生而已,买这件东西连把压岁钱都读拿出来了,我相帮也帮不上啊。”

看看,够真诚了吧。

贩子信以为真,觉得在许四海身上真的榨不出啥油水了,便答应以30块成交这件田黄弥勒佛。

“朋友,这边不安全,咱俩到附近的胡同里去付钱吧。”

这个要求很合理,许四海遂跟着贩子往附近的胡同里走。

照理进了胡同贩子就该进行物品交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过这贩子还是把许四海往胡同深处带。

这有点反常!

这年头臭流氓街溜子很多,到深山老林插队落户逃回来的也不少,社会上很不安定,时不时就会有抢劫发生。

许四海立即警惕起来,他站住不走了,要贩子就现在进行交易。

哪知转身过来的贩子一概木讷老实的相貌,变得奸笑油滑,“小子;把兜里的钱都交出来,免得皮肉受苦!”

我草,还真是戏精啊。

想不到我许四海这老玩虫今天也会被骗?

此时身后又传来脚步声,对面贩子的脸上已经露出得意的笑容,许四方不用看都知道,自己被骗到胡同里被包夹了。

“兄滴咱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没这必要搞这些。我给你三十块,你把这个弥勒佛给我,咱们一拍两散多好。”

到这地步,许四海还在念念不忘捡漏。

年轻的贩子哈哈大笑,笑话许四海是做梦想屁吃。“傻小子想把爷当棒槌捉洋盘,其实你才是真棒槌,今天就是教会你懂点门道。”

身后还传来更放肆的小声,说这间田黄弥勒佛他们早就请人看过了,至少要值150块,想要30块就拿走,这不是在白日梦吗?

明白了这个贩子是假装外行,还扮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实际就是想把占便宜的顾客给引到偏僻的胡同里施行抢劫。

三走街串巷上

“羊肉”没吃到,还惹来一身羊骚,许四海心里颇为懊恼。对方还多一个人,看来这场架是必须要打了。

打定主意,许四海猛一个转身,冲着他身后的那人挥拳打过去,身后之人也是猝不及防,吓的赶紧后退。

许四海也是得势不饶人,挥拳猛击不停,冷不丁被许四海伸腿一脚给踹在小腹上,当时就飞了出去。

而刚才那个贩子看许四海已经抢先动手,他也扑上来帮忙,抡起拳头就要砸过来。

被许四海十字手格挡住了,他再出脚踹在贩子的小腿迎面骨上。

这下疼啊,贩子惨叫一声当时就躺下抱着小腿惨叫不已。

这就叫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赢人,乃北方武术的特点。

许四海打小就练习六合拳,从最基本的12路谭腿开始修炼,多年下来对付两个小毛贼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也是他敢于跟着贩子走进胡同的支撑。

“到底谁是傻子?”

此时一个被打趴下的已经吓的逃走了,许四海这才有闲心笑问。

躺在地上的贩子皱着眉头一脸苦相,承认自己才是那个傻子,不知道白白嫩嫩的许四海还会武术。

今天他是看错人,挨打也是活该,他愿意以说好的30块钱把那尊田黄弥勒佛卖给许四海。

“这就对了嘛,是爷们就要一口唾沫一个坑,说话算话!”

得了便宜的许四方还卖乖。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银货两讫后许四海得意的走出胡同,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他心里还在嘀咕,自己要是没那两下子,能带着一百多块去收古董吗?

现在的确是收古董的好时机,但也是社会治安最混乱的年代,三年后这些混混都会被以秋风扫落叶的架势给扫进大牢,从重从快的被判决!

抢钱,最没技术含量了!

再到护国寺大街上,许四海看到还贩子,刚好他兜里还有的富裕,他的心思又活动起来了。但是他遇上好几个贩子,他们手头的东西都是袁大头孙小头之类的银币,许四海没兴趣收。

“还是去附近的胡同里转转。”许四海收古董的心依旧火热。

一条小胡同,许四方在胡同高声吆喝收老物件,但把整条胡同走到头也没有一个人拿着东西出来。在一条胡同同样如此。

他相信京城乃元明清三朝都城,散落的皇家珍宝不计其数。三两条胡同没收到东西,其他胡同一定会有,只不过自己没找对地方而已。

又一条小胡同,许四方刚刚吆喝的一嗓子,就有个穿花棉袄;梳着两条长辫子的小姐姐开门出来,说她家有一对儿祖传的黄碗,问许四海要不要。

黄色的碗?

那在封建时代级别高了去了!

也就是说,这对碗是属皇家御用的官窑器!

许四海强按下欣喜,装出一副很平淡的样子要小姐姐先拿给他看看再说。

小姐姐还和许四海说家里的这对碗很奇怪,碗底还有一个长长的把。“我从来没见过这个怪的碗。”

“这叫高足碗,古代人用的。”

高足碗,就是在碗底安装了一个细长的脚,长度刚好可以容成人的手握住。和寻常的碗浅浅的一个矮圈足相比,故成为高足碗。

元代开始就有了,以方便蒙古人骑在马上;一手持缰绳一手还能那酒碗。

黄釉高足碗,基本都是皇家祭祀器物,许四方更加期待了。

一会时间小姐姐就抱着一个陈旧的锦盒出来了,锦盒的高度,知道果然是高足碗。

到了跟前小姐姐一手托底一手打开了锦盒的盖子,许四海赫然看到,锦盒里摆着两只内外全黄釉的小碗。

在清代也只有皇帝本人和皇太后三人可用。

皇贵妃只能用外黄内白的瓷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其他级别更低的连黄釉都没资格用!

这是对顶级的东西,其珍贵程度远超刚才的哪知田黄弥勒佛,许四方还小心的拿出一只看了下。

这只碗通体堪比成熟的柠檬,色泽亮黄娇艳,。小碗口直径约十公分;碗口微微外撇,底下安装了一个刚好可以一把握住的把。

碗的外部刻划出两条云龙纹饰。龙纹刻画的颇为凶猛,龙头张口瞪眼,五只爪尖利刚猛,在几朵云彩才时隐时现。

底足内部上了道透明的白釉,内里圈口还用青花横着书写有“大明弘治年制”六子楷书款。

青花色泽淡雅,紧贴胎骨,几类弘治的父亲成化时期青花发色。

而且黄釉瓷器就数明代弘治烧的最好!

经过异能鉴定,高足碗上的落款与年代真实相符。

这一只对了,另一只基本没啥问题。

不过许四海还是拿出另一只看了下,也是个到代的珍品。随后还用手把两只碗都摸了下,试试碗口有无破损的毛边。

还是那句话,许四方要对方出价:“姐姐,你想要多少钱?”

小姐姐想了半天,咬咬牙说这是她家祖上传下来的,年头很长了,要价50块钱。

许四海说贵了,他只能给出40块,多了自己买不起。

“成,40块就40块,反正是爷爷留下来的。”

这也是不是个小数字,这是一个小青年不吃不喝一个月的工资。

小姐姐还盯着许四海那张白嫩的脸看了许久,说这是看在许四海人长得好,还老实的面子上才答应的。

“好!”

许四海麻溜的掏钱给小姐姐,收回锦盒,立马飞也似的走了。心头火热的他脚下飞快,片刻就钻进另一条胡同。

又走过几条胡同,许四方算是安心。这可是顶级好东西,可不能容对方反悔。

走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路人行色匆匆,许四海盘算下今天收了田黄弥勒佛,再加上刚才的那对黄釉高足碗,成果斐然,功绩卓著。

光是这两件,放在后世那就是可以传给后代的镇宅之宝!

不是交情深厚的,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一时间许四海心头燥热,热血澎湃,也不觉得冷了,看看天也不在灰蒙蒙的,而是天高云淡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在僻静处许四海再数数兜里剩下的钱,从家里出门时带了180块钱,还有105块。

抬头看看天觉得时间还早,心说今儿是礼拜天好多人都在家,乘着这股东风再钻胡同掏老宅子去。

四走街串巷上

许四海又挑了条胡同走进去,忽然发现从他身后走过来俩青年,他们还看了眼许四海背着的书包,还白了他一眼。

“呦,这是碰上同行了。

俩青年一个穿带毛领子的军大衣,另一个是一件短棉袄,俩人大步往胡同里走,意思是要走到许四海的前边好抢到生意。

嘴里还吆喝和许四方同样的声调:“收老物件咯。”

得;既然这两位已经进了巷子,许四海心说也别在这地方凑热闹了,遂挑转向去了另一条胡同。

其实许四海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只要别犯着他,什么都好商量。

一路走吆喝收老物件,走了许久也没居民出来答应,许四海心里还纳闷这是咋回事,星期天怎么会没人?

他心里还想着潘家园逛逛鬼市,那里半夜里古董绝对多,很想去看看。

走了好一会,许四方都没收到一件古董,反倒是又遇上了刚才那两个同行。

那俩人看到许四海,再次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本来许四海还想要是再看到巷子就和这俩人错开,免得互相争抢,不过被这么一瞪眼他生气了,反倒是跟着他们俩,算是给他们点压力做为报复。

“收老物件咯!”

俩人一路走一路吆喝,不过就没人回应。

走了有几分钟,俩人看到还在后边跟着,还停下问:“小子,你老跟着我们干啥?”

许四海笑称大家是同行,都是想要掏老宅子收老物件的。

穿军大衣的又说,既然是同行要守规矩,你跟着我们我们干啥,到别处去,别在我们面前碍眼。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们能收我也能收,何况你们是半路上拐过来的,要让也应该是你们。”

穿军大衣的冷笑说,跟着可以,不过和你要懂规矩。

“知道!”

所谓懂规矩,也是说别人在洽谈古董的时候,你只能只能站在一边干看着,不能说话也不能发声,更不能凑上去拿起东西看看。

这是抢生意,是坏规矩的事。

又走了一会,算是遇上了生意。

一个五十上下中年大叔拦住了前边俩人,片刻从家里拿出一只青花大海碗,俩人随即和持宝人攀谈起来。

许四海很守规矩站的远远的,只能看到他们互相在说话,具体说啥听不清,持宝人还用手之了下许四海这边。

但持宝人手拿的这只青花大碗许四海已经看清。

这是只碗口径能有二十多公分,青花发色颜色浓艳;呈现深蓝色,还有不规则的小黑瘢,很有可能是明代宣德年间的好东西。

许四海还用异能偷偷给鉴定下,果然就是宣德官窑真品!

能遇上永宣的官窑瓷器,许四海只能看不能买,他垂涎不已。

尽管他期盼生意谈崩,但那俩人还是把这只大碗给拿下了。

付钱时许四海看到买主手里拿了三张十块的大团结。

这就是收古董,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有时候就差几分钟时间,好东西就被他人给拿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得了便宜,那俩青年也就不再朝许四海瞪眼。

“哼;你们痛快了,爷我还没开张呢。”许四海心里嫉妒,他满脑子再想,怎么才能把这件东西给搞到手?

既然不能明抢,那就只能多花钱购买。

千金难买心头好,该低头时还是要低头,为了心仪的古董,许四海也是能曲能伸。

许四海偷偷拿出几十块钱,单独放在一边,随后赶紧追了上去。“二位慢走,我有事情和你们商量。”

俩人停住脚,面带疑惑的看着后边追上来的乡下小子。

“二位,你们刚才收的那只宣德大碗能否割爱?”

许四海笑称他非常喜欢这只碗,不过就是晚到了一步,还要对方说个价只要在他承受范围之内,一定购买!

俩青年看许四海人长的到挺白净的,可衣着也就是普通农民打扮,他能有多少钱?

“就你?”俩青年还互相对视了一眼。

许四海笑着鼓励对方开价,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说说又无妨。

高个青年一咬牙开价100整。

这个价属于狮子大开口,是在胡乱开价,许四海一心想要宣德大碗,也不想在言语上触痛他人,免得对方恼羞成怒,一狠心不卖了,自己的目的反而泡汤。

许四海很婉转的说,这只玩绝对值100,但这需要找到很有钱的买家,而现在能随随便便拿得出100块的人属于凤毛麟角。

就算是拿到护国寺;潘家园去接卖,也要等到合适的卖主,半年一年的等下去这本金不久陷进去了吗?

所以还是开个合适点的价格,尽快将本利落袋为安,才能利滚利的一直滚下去。

看许四海说的头头是道,对方的高个子青年还要许四海出价。这也是在盘道,看看许四海是不是真的内行。

许四海开价40整,这下俩贩子半个小时都不到,就能赚到10块钱,足够就可以的。

他还忽悠俩青年拿着10块钱可以到东来顺,点上几盘羊肉,再来一瓶二锅头,好酒好肉美美的搓一顿那多美。

这话完全打动了对面俩青年,他们说许四海的建议很不错,但跑了大半天也不能一分钱赚头都没有,必须要再加上10块才行。

对面也为了让许四海尽早上钩,还把宣德大碗从布袋里拿出来使劲的诱惑。

双方互为诱惑,又互为算计。

许四海知道自己的计划就快成功,差距就是在40还是50,这10块钱的差距上。

他又开始佯装囊中羞涩,说自己真的就是个山里的农民,开价40块已经是他兜里的全部,余下的就是几张毛票,实在是想拿也拿不出来了。

“二位哥你们就行行好,让一步算了。”

双方拉锯了好一会,两青年坚持非要50块,许四海的脸上非常“纠结”,还被现在的持宝人看了心生爽快。

因为自己有资本,有人再向他们低头,而且己方还有卡主别人脖子的权利,这多痛快!

谈到最后,许四海“咬咬牙”一口答应下来,最后以50元成交。

拿到宣德大碗,许四海还是很小心的仔细看了下,这才用一块破布包好了放进书包。

高个子青年看到许四海直接从上衣的兜里掏出50块整钱,就知道自己对方早就备好了50块,他感觉自己略略上当。

但好在此人还算诚信,并没反悔。

就能拿下一只宣德官窑大碗,许四海高兴的都快蹦起来了,恨不能放声高唱两句“洪湖水浪打浪。”

玩古董青花瓷器都知道,就属明代的永乐宣德;成化;清代雍正这三个时期的官窑瓷器为最佳。

后世这种碗非常非常少见,就是上大拍,起拍价就要上千万,最后成交价根本就没法估量。

不过相比于许四海早先收的,那一对明朝弘治年的黄釉高足碗,其珍贵程度还要差一个档次。

因为一个是青花,一个是黄釉这就是级差!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九州娱乐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